2025年4月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和产业帮扶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郑文凯理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买买提明·木沙厅长、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程卫星副主任出席会议,定点帮扶企业、高校专家以及接受帮扶的有关地(州、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代表140余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现场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买买提明·木沙在致辞中指出,新疆正以“十大工程”奋力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各有关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教育帮扶项目打造成为凝聚人心的德政工程、固本培元的筑基工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表示,基金会将持续整合央企资源,助力新疆教师教研能力系统性提升。
买买提明·木沙厅长(左)郑文凯理事长(右)致辞
主题分享环节,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卫星围绕“以教育数字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主题,系统阐释了数字化技术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中的关键作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韦丹丹助理秘书长介绍了基金会“发现社会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整合社会资源、推广项目模式”的工作思路,以及20余年乡村教育实践与探索经验。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通过梳理新课程改革历程提出,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打造新时代专业化教师队伍,使其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力军。
程卫星副主任分享
韦丹丹助理秘书长分享
李玉顺教授分享
教师教研提升项目经验分享环节,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曾杰处长分享了以全国名师团队保障,带动县域教师能力提升的经验效果。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乡村振兴协作部赵溪花主任详细介绍了“教师教研提升项目”,项目将优质一线名师资源通过双师模式引入欠发达地区,助力县域骨干教师从靠名师 “输血” 转化为自我 “造血” 。
曾杰处长分享
赵溪花主任分享
项目名师代表、备考指导专家相阳老师分享了“全国名师团队参与县域教师教研能力提升项目成效”。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教研室主任佘子东、吉林省汪清四中张兵兵老师作为项目受益代表,分别从县域项目落地统筹和骨干教师参与的角度分享了项目参与经验,并展示了项目助力下县域教师教研教学水平提升的生动案例。
相阳老师分享
佘子东主任分享
张兵兵老师分享
4月2日下午,座谈会设置了产业帮扶经验交流与县域教育经验交流两个分会场。产业帮扶分会场,国铁集团分享了在疆产业和消费帮扶有关举措,基金会介绍了“科技小院+设施设备”项目,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分享了科技助力案例,各个援扶单位也纷纷交流产业帮扶经验,共同探讨区域协作机制。
产业帮扶经验交流分会场
县域教育分会场,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就“如何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分享了经验做法与下一步工作思路,与会专家分享了信息技术助推实践案例,各地县围绕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挑战和期待进行了充分交流。 县域教育经验交流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