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科学启航数字支教项目2025年度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云南省、广西省、贵州省、黑龙江省、吉林省5省14县的20余名县教育局领导及相关同志、5名高校代表共同参与会议。会议旨在总结项目开展经验,分享实践成果,并围绕如何深化数字教育、助力乡村科学教育发展进行交流。
会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助理秘书长韦丹丹为交流会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利用科技力量赋能乡村教育、激发乡村青少年科学兴趣的重要性,乡村科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推动。
随后,会议进入主题分享环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学男以“在双减中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为主题,结合科学教育前沿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数字教育的发展趋势、实践挑战以及在乡村地区有效推进数字化教学的模式与路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回顾并总结了科学启航数字支教项目自启动以来的工作进展与成效,同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与具体要求。
在交流分享环节,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代表,分享了高校如何与基金会有效协同,高效组织、管理并赋能大学生志愿者,为乡村地区孩子持续输送优质科学课程。云南省广南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张昭平从项目受益县的视角,介绍了广南县如何推动科学启航数字支教项目在本县的有效落地,分享了该模式在为本地乡村学校注入科学教育活力、弥补师资短板方面的真实案例与切身感受。各项目县代表与高校代表围绕项目实施中的机遇与挑战、资源对接、课程优化等议题展开了讨论,碰撞出许多有益的思路与火花。
会议最后,腾讯SSV数字教育实验室教研内容负责人何嘉珞作总结发言。她肯定了项目前期取得的成果,并表示作为合作方,腾讯SSV将继续发挥其在数字技术和内容研发方面的优势,支持项目持续创新与拓展,共同探索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本次科学启航数字支教项目交流会圆满落下帷幕。会议不仅强化了各合作方之间的纽带,凝聚了共识,更为项目未来的精细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乡村科学教育资源短缺,乡村学生科学素养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24年联合腾讯SSV发起“科学启航数字支教”项目。项目借助信息化平台,通过开展双师模式为乡村学生送去科学课程并配套课程材料包,激发乡村学生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