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2号4号楼一层101
  • 010-82872688
  • cfrd@cfrd.org.cn

机构资讯

首页 / 机构新闻

机构新闻

报告首发|《中国乡村儿童发展报告2022》发布,聚焦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引:党的二十大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中国乡村儿童发展报告2022》提出发展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是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满足乡村儿童需求和促进乡村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

 

2022年9月29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举行2022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课题组联合撰写的《中国乡村儿童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提出发展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是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满足乡村儿童需求和促进乡村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

 

《报告》围绕我国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的基本构成、发展形势和发展方向等三个部分展开,旨在回答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现状如何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

 

《报告》提出我国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儿童服务队伍体系,覆盖儿童保护、义务教育、卫生健康、早期发展和心理服务等五大领域。乡村儿童人才服务体系目前面临人才队伍总量供给不足,局部结构失衡;培训体系薄弱,培训效果不足;职业认证体系有待完善;缺乏本土化的儿童服务知识体系;政企社联动有待加强;与政策要求和客观需求之间存在八类不适应等问题。

 

为《报告》提出尽早建立中国特色的乡村儿童服务知识体系,利用我国乡土社会和农耕文明的文化资源创新儿童服务方式;紧抓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五大新机遇;围绕人才开发机制、培训平台与合作机制、重点人才工程建设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加快队伍发展;探索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儿童发展的综合示范区。  

 

一、 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的基本构成

《报告》提出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乡村儿童服务的五大人才队伍,覆盖儿童保护、义务教育、卫生健康、早期发展和心理服务等领域。随着儿童保护队伍服务本地能力显著增强,儿童早期发展队伍城乡均等化建设不断推进,专职兼职心理服务人才能力大幅提升,儿童卫生健康队伍数量素质同步提高,义务教育队伍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我国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儿童服务队伍体系。

 

1. 乡村儿童保护队伍形成网络体系,主要体现在儿童主任队伍实现村级全覆盖、分层分级培训力度持续加强、基层后备人才队伍数量不断增长、儿童保护队伍服务本地能力显著增强等。


2.儿童早期发展队伍人数和机构持续增长,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教师和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学历逐年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培训计划覆盖人数逐年增多、儿童早期发展队伍城乡均等化建设不断推进等。

3.儿童心理服务专职兼职人才队伍逐渐充实,主要体现在儿童专业专职心理健康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基层心理服务兼职人员数量逐渐增加、心理服务人才培训向基层延伸、专职兼职心理服务人才共建,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等。

4.儿童卫生健康队伍人数和学历稳步提高,主要体现在儿科专业医师数量不断上升、儿童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学历素质逐年提高、儿童卫生健康队伍迈向高质量发展等。

5.乡村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稳固提升,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充实、乡村教师队伍学历水平稳步提升、“国培计划”、轮岗交流和定向培养计划覆盖人数不断增加、义务教育队伍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等。

二、 人才强国战略下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形势


乡村儿童服务人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工作提出“八个坚持”,其中“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点内容。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四五”规划要求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其中,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是补齐服务短板的重要手段。


1. 城乡儿童发展指数差距逐年缩小,乡村儿童服务需求有待满足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主持的“中国乡村儿童发展调查 2022”发现乡村常住儿童在教育、健康等多领域有大量需求有待满足。比如在家庭生活方面,乡村常住儿童中有33.4%在上学期间不与双亲同住,21.1%在上学和假期期间均不与双亲同住;28.5%平均每天进行体育活动少于半小时;83.6%从没有上过课外辅导班;超过三成没有在学校接受过性教育,超过一成不知道什么是性教育。

《报告》构建出用于城乡比较的儿童发展指数,涵盖儿童福利、安全保护、儿童健康、儿童教育、儿童家庭建设和儿童友好环境六个维度。我国乡村儿童发展的综合水平仍然略低于城镇儿童的综合水平, 2016~2020 年间的城乡差距在逐年缩小。在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乡村儿童在儿童福利、安全保护、儿童健康和儿童教育等维度的发展状况均受到重视与关注,取得较大进步,城乡一体化战略取得成效。

2.乡村儿童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巨大挑战

(1) 人才队伍总量供给不足,局部结构失衡。从总量供给来看,未成年人司法社工、幼教和婴幼儿养育师等队伍人员严重不足。虽然供给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城镇和乡村地区,但乡村地区供需矛盾更大。从局部结构来看,儿童主任队伍的社会参与多样性不足、队伍构成比较单一,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群体的力量;义务教育领域则是同时存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双重问题,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学生普遍流出,因此后续需要更加精细研判各地区的教育需求来补强教师队伍,防止出现教育资源错配。

(2) 培训体系薄弱与培训效果不足问题并存。具体而言就是缺乏全国统一或行业公认的培训教材、缺乏一套培训效果的评估体系、缺少一支有经验的培训师队伍、缺少面向基层的培训机构。目前已经有许多社会组织和行业机构在致力于上述人才队伍的培训建设,我国后续可以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上述人才队伍的培训体系。

(3) 职业认证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急亟待完善。除了乡村教师和儿科医生,其他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都缺少明确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晋升路径。即使是乡村教师、心理服务兼职人员等群体,同样面临着编制、职称和职业晋升的问题。

(4) 缺乏本土化的儿童服务知识体系。我国乡村儿童服务队伍建设缺乏本土化的知识体系,主要体现为三类问题:一是乡村儿童服务所依赖的技巧过于城市化,缺乏自然教育、传统伦理教育相关知识。二是儿童服务与群众工作的联系结合不紧密。简单照搬国外社会工作的部分经验技巧,没有结合群众实际需求,从而出现用痕迹管理代替个案管理、用政策规定代替真实需求等问题。三是社会评价话语脱离乡村文化认知,难以提升认同感。 

(5) 政企社联动有待加强。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企业,都积极参与到乡村儿童公共服务人才的建设工作中,但目前呈现出主体多元、联动不足的情况。三类主体纷纷发力建设不同领域的人才队伍,在心理健康服务、儿童主任和婴幼儿养育师等队伍的联动合作不足。特别是心理健康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组织都需要企业参与,利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去进一步提升心理服务资源的可及性以及心理服务人才队伍的培训。

(6) 队伍建设与政策要求和客观需求之间存在不适应。乡村儿童服务队伍的发展依旧存在八个不适应:一是与国家实施振兴乡村人才战略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二与全面贯彻十四五儿童发展纲要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与全面贯彻未保法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与提高人口出生率的要求不相适应;五是与满足乡村儿童多样化需求不适应;六是与提供专业化高质量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七是乡村儿童人才培训的体制机制与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不相适应;八是乡村儿童培训的知识体系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三、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迈向新发展阶段,一支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必不可少,其中搭建完善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也是构建普惠性、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

《报告》提出尽早建立中国特色的乡村儿童服务知识体系,利用我国乡土社会和农耕文明的文化资源创新儿童服务方式;紧抓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五大新机遇;围绕人才开发机制、培训平台与合作机制、重点人才工程建设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加快队伍发展;探索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儿童发展的综合示范区。

 

1. 尽早建立中国特色的乡村儿童服务知识体系

搭建中国特色乡村儿童服务知识体系,充分结合中华农耕文明、现代科技与海外先进经验,打造一批有家国情怀的教材、案例和课程。中华传统文化与乡村儿童服务存在诸多契合点,例如可以利用传统农耕的生产知识指导中小学生自然教育和劳动教育;利用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探索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利用传统文化知识更新中小学的美育教育;利用农村家族互助方式创新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方式。

 

2. 紧抓儿童服务队伍建设新机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针对《报告》提出的五大挑战,政府和社会可以多渠道拓展充实人才队伍,完善专业化培训体系、师资、教材和阵地,搭建人才队伍职业晋升路径,优化人才评价、激励和表彰方式,大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人才队伍建设。

 

3. 围绕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发展

首先立足乡村人才振兴框架,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开发体制,要同时坚持“外部引进”和“本地培养”两个原则。其次提升专业化水平,完善人才培训平台合作机制,搭建人才服务和培训平台。然后是打造样板项目,落实重点人才工程创建机制,各个地区可以因地制宜,从儿童保护、早期发展和心理健康等领域入手,推进重点人才工程,打造人才队伍建设样板。然后是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深层次推进激励和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村民居民和志愿者等群体的能动性。最后提升服务智慧化水平,打造儿童需求智能响应机制,实现不同类型的儿童信息在综合信息平台上集中和集成。

 

4. 率先探索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儿童发展的综合示范区

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童伴妈妈”项目为例,通过设立村级“童伴妈妈”队伍累计服务全国儿童人数超70万人,下一步应总结项目经验,扩大“童伴妈妈”项目与儿童主任体系的有机对接,打造乡村儿童福利服务的示范区。其他社会组织应当探索各种类型的乡村儿童服务示范区。对于扎根时间长、服务有基础、成效有保证的儿童服务项目(如“童伴妈妈”项目、“慧育中国”项目等),应当拓展项目的服务领域,联合不同的社会组织建立综合性的乡村儿童发展综合示范区。


点击下方百度网盘,获取完整《中国乡村儿童发展报告2022》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E0YWg0slMl1SwoMw0yzXQ?pwd=j8rq
提取码:j8rq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4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