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2号4号楼一层101
  • 010-82872688
  • cfrd@cfrd.org.cn

机构资讯

首页 / 机构新闻

机构新闻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农机专家开展项目评审与培训 助力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精准施策?

5月13日-14日,公益宝贝-小农机大智慧科技兴农项目专家评审暨项目伙伴培训会在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顺利举办。本次评审会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邀请国内农机行业权威专家,通过“专家评审+技术赋能”的方式,为乡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注入专业化、精准化动能。张北县、咸丰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寻乌县、怀安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佛坪县、嵊泗县、康定市、遂川县10个项目地区政府领导和实施主体代表参加会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秘书长夏明、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乡村振兴业务部资深专家吕晓影作开场致辞。

 

 

“小农机大智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3年11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发起小农机助力乡村振兴公益项目,项目一期已在湖南省永顺县、四川省嘉陵区、陕西省宜君县、浙江省开化县、景宁畲族自治县落地实施,共援助农机60台/套,支持5家合作社成立了农机服务队,培养新农机手49人,为2202户小农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生产服务,项目深受合作社和农户的认可和好评。2025年,项目将继续支持10个特色产业区/县,开展公益宝贝-小农机大智慧科技兴农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的力量。

 

 

 

专家评审把脉开方 确保项目科学落地

 

在项目评审交流环节,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原总工程师朱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原国家玉米产业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张东兴、中国蔬菜协会副会长徐振兴、四川省农机研究设计院书记邱云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梅松、广西农机化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黄严、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秘书长夏明7位专家组成评审组,围绕10个县域提交的农机化项目方案,分为粮作组、经作组、蔬菜水产组展开系统性评估。专家团队从“技术适配性”“经济可行性”“生态可持续性”三大维度切入,结合各区域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农户需求,对项目中的农机选型配置、技术应用场景、运营管理模式等核心环节提出优化建议。其中,针对丘陵山区县提出的“小型智能农机+共享服务平台”创新方案,专家组特别建议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破解山区机械化作业难题。

 

 

 现场培训靶向赋能  提升伙伴实操能力

 

评审结束后,基金会随即组织专家团队与项目区/县伙伴、合作社理事长开展“能力提升培训会”。以“需求导向”推动技术下沉,以“机制创新”强化多方协作,构建“农机共享、成效共益、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示、案例研讨等形式,重点讲解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趋势、新型农机操作规范、农机服务主体运营及智慧农机技术应用等知识。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只有让技术真正“沉下去”、需求“浮上来”,才能实现科技与农业的同频共振,这种“理论+实践”“赋能+陪跑”的项目模式,有效解决了基层农机应用和农机服务中的技术盲点。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继续携手阿里巴巴公益,深入推进公益宝贝-小农机大智慧科技兴农项目实施,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引领,助力农村地区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未来,当轰鸣农机声与农户的丰收笑容交织,一幅“铁牛焕发新动能、科技兴农新篇章”的产业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