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植被退化、生态环境脆弱、群众收入低的现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18年发起生态林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栽植适宜的树种、草种,在有需求的地区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通过为当地群众创造工作机会,拓宽其收入渠道,改善其经济条件,助力实现城乡普惠的广域生态治理与乡村生态振兴。 >>了解详细
针对欠发达地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足、部分乡村农房建设缺乏科学规范性、建筑地域特色渐失等现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22年发起宜居家园项目,通过编制实用性乡村建设规划,开展建筑从业者培训,建设五小示范工程,援助农房建设等举措,让乡村建设有章法、有规划,乡村设施更完备宜居,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 >>了解详细
针对大灾后群众亟需生命救援、生活救助、家园清理、社区恢复等需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03年发起灾害救援项目,通过开展生命搜救、物资保障、以工代赈、社区服务等行动,向受灾群众、受灾地区提供援助,减低灾害损失,提高社区韧性,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助力建设宜居乡村。 >>了解详细
针对因河南水灾导致受灾群众发生致贫返贫的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河南水灾救援项目,通过应急响应、过渡安置、灾后重建、减防灾能力提升等方式援助受灾地区群众,减少灾害对群众造成的损失,增强乡村韧性,助力建设宜居乡村。 >>了解详细
针对受疫情影响地区防疫能力不足、防疫和生活物资缺乏、抗疫人员压力大等现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20年发起新冠肺炎抗击疫情项目,通过资金、物资援助等方式,向抗疫人员、受疫情影响群众提供物资援助、心理干预,支持抗疫人员开展抗疫工作,帮助受疫情影响群众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了解详细
针对我国灾害频发,群众减灾防灾意识薄弱,救援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14年发起减防灾项目,通过开展活动,倡导公众提高减灾、防灾意识,提升个人自救、援助能力;通过开展救灾物资储备,提升乡村应灾能力和发展韧性,助力建设宜居乡村。 >>了解详细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17年发起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资金援助,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卫生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当地公共设施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助力建设宜居乡村。 >>了解详细